风信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鹰啼
TUhjnbcbe - 2021/3/25 17:03:00

今晨,天空清朗,一声鹰啼,众禽惊。

翻译成白话文就是:今天早上,我正在洗手间洗漱,突然听到鸟、鸡鸭鹅都在惊恐地鸣叫,我正在奇怪呢,就听到一声凌厉的鹰啼,划过长空,啼声尖厉,直击人心!

老鹰这种与世隔绝、充满灵性的物种,一般很少会光临人类聚集区,也几乎不会骚扰人类的家禽。等我慌忙出门找寻它时,它的身影已经隐没在远空,只剩下隐约可见的圆点,拍都拍不清楚了。

所以它应该只是路过,随意啼叫了一声,就惹得众禽大乱。以致于一刻钟之后,我出门上班,还听到鸡、鹅余惊犹在地低鸣。

真是一种神奇的动物!

也真是奇怪!我家附近的鸡鸭鹅基本上都是近一两年才出生的,年长的都上了年夜饭的饭桌,或者撑着小棍整齐地挂在场坝的晾衣绳上,也没有出过远门见过世面,所以不可能亲身经历过或者见过老鹰捕食的画面,为什么一声鸣叫,就惹得大家都惊惧异常呢?要说这里地处城乡结合部,相似的噪音也都很多,刺耳的汽车鸣笛、轰隆隆的三蹦子呼啸而过、尖溜溜的锯柴的声音、旁边学校播放流行歌曲的声音……这些都没使得众禽惊惧,反而一声鹰啼,就起了这样大的反应,难道众禽骨子里就遗传有先辈惧鹰的基因?!

所以古人说:鹰击长空、鱼翔浅底,用“击”字真是再确切不过!

老鹰,真是一种令人仰望的动物!

这声鹰啼,不仅震惊了众禽鸟,也击中了我的心。

最近几个月的日子,过得过于平淡,以致于我几乎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能力。不想上班、不想做事、不想看书、不想写文、不想拍照、不想种菜、不想欣赏花朵、不想仰望天空……这个状态非常可怕,如果我不能感知生活,又何谈生活过?如果我失去了生活的热情,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,时光飞逝,只能留下虚无。真真叫做:天空不留痕迹,飞鸟却已飞过。这句话我理解为:无奈的懊悔。

我不想做使自己懊悔的事,也不想以后说“想当初”,下定决心要做的事,就不要懒惰、不要犹豫、不要给自己找不能做的借口。

身体要勤勉,执行起来全靠它;思想更要勤勉,执行的动力全靠它。

首先就先回顾一下这几个月的近况:

冬至,在朵朵学校包饺子。

五颜六色的饺子,都是孩子们的杰作!

我受到了小林的启发,心血来潮,画了一副金丝猴画像。

还没画完,颜料没有了。朵朵补了几笔,总觉得很怪,觉得似曾相识。

啊!竟然跟他神似!

再次重申一下,我画的是金丝猴。

后来我又画了一副“老家印象”,是我多年前在随州老家拍的一张照片。

我大学的时候,学过半学期的色彩课,后来就荒废了。

嗯,这勉强看得出来是几个缸缸……

这就是我作画的工具和环境,趁着孩子睡着了,趁着阳光正好。

这是我自种的樱桃萝卜,在冬天万物萧瑟的时候,

看着这火红的、碧绿的颜色,就令人心旷神怡。

孩子在阳光下,温暖的摇篮里,睡得正香。

网购的草莓、西瓜蒸包,孩子们吃得很开心!

其实外婆也蒸了许多馒头,但是因为颜值没有这个高,就显得不受欢迎。

朵朵真会玩!

用水、刷子就能作画,比我厉害。

带上这个帽子,有粗狂的草原牧民风,

尤其是手里拿着大片的奶酪面包。

亲戚帮忙砍了许多柴,今年的冬天因为有了它们而温暖。

感恩!就取暖来说,这些柴比老公有用。

菜园子的土成了孩子们玩耍的沙场,

精心点缀的风信子、郁金香深埋的种球被他们连根拔起。

对不起余老师,糟蹋了您这么好的种球!

我也受到了惩罚,只能花高价购买郁金香。

因为嫌贵,只敢买两朵……

天气晴好的时候,就想出去放风。

穿上姐弟服,引来路人的目光。

办公室的吊兰,在寒冬绽放了花朵,

从对面的办公桌上,伸过头来,监督着我。

我乐于被它监督。

神农架-随州分割线

快过年了!

因为我妈急于要回随州,她回去以后孩子没办法安置,不得已厚着脸皮请假跟她一起回了随州,捎带着两个孩子。

先来看看我随州老家的“古董”:

这是我爸妈结婚的时候,身为木匠的爸爸亲手打的家具,

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,期间搬了三次家,我妈还总舍不得丢。

这个缝纫机因为多年没用,坏了。

我妈特意请人打听修理师傅来家里修好了。

修理师傅到家里来了三趟:

第一趟是家里没人,

第二趟是因为没有带其中一样修理工具,

第三趟花费两个小时才修好,还顺带用修好的机器给我们钉了一双鞋垫。

修理师傅家离我们较远,需要自己坐班车来,班车费5元一趟。

修理费是:30元钱+另一台坏掉的缝纫机。

从“古董”柜子里翻出的我小姨和我妈年轻时绣的鞋垫

花样都是自己用笔描了再绣的,心里怎么想笔就怎么画。

现在看看,每一件都很有韵味。

第一幅是我小姨绣的,后面两张没完工的是我妈绣的,

真是两种不同的风格!

小姨比较浪漫,我妈比较务实(鞋垫要越密越结实)。

我家的瓶瓶罐罐特别多,我妈说要把黑罐子丢了,

我说:千万别!送给我插花吧!

于是就有了这个插花。

回到浪漫的小姨身上,

右边这位美女就是我的小姨,

高挑个儿、浓密的秀发,温柔娴静的样子。

这个时候,就是她绣出浪漫鞋垫的时候。

房屋后面有一片水杉树,我出门读书的时候,还是小树苗,

现在都比三层楼房还高了。

有时候,会在楼顶晒太阳、看飞机。

有时候,晒晒衣服、晒晒娃。

看了家里的环境,再来看看周边的环境。

我们住在离随州市区车程约40分钟的一个小镇,小镇上的人很多,尤其是年前,到处都很拥挤。雾霾比较严重,上午环境中都被迷雾弥漫,直到下午雾散才见到阳光,才知道是大太阳的晴天。

街上人很多,这里没有城管、没有垃圾桶,摆摊完全凭自觉。

不自觉的就摆到路中央来卖,也没有人管。

垃圾处理也靠自觉,不自觉的到处乱堆乱丢,也没人管。

所以就显得拥挤、凌乱。

但是,这里物品丰富,物价较低,我也还是喜欢逛的。

图为炒豆子的摊面,朵朵看得很入神。

过年前,也会遇到这种游走的摊面。

这是我们小时候爱吃的“萝卜消”,这晚正好停留在我们的家门口。

自己准备大米和糖,比例随你自己。

只收一点手工费,我们付了15元的手工费。

收获了三大袋子“萝卜消”和孩子们好奇惊喜的童年。

离我家约米的地方,是一条大河,是我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。

也是我现在经常带孩子们来玩的地方。

这是一片充满砂石的沙滩,有沙的地方,就是孩子们的天堂。

我家门口,是一条宽阔的街道,虽然陈旧,但是在我们这,还可以称为新街。

孩子们背着的,是每一个孩子都无法不爱的背包。

腊月二十三,是朵朵的生日。于是今天的小朋友们就更高兴了!

这眼神,感觉像在偷吃

每个小朋友都会分得一个孩子像的巧克力,

我妈也分得一个,高兴的像个孩子。

吃完蛋糕吃完饭,还有孩子们的演出。

真是很热闹了!

年货篇

炸货

快过年了,在家里准备年货。这是做的红薯圆子。

圆圆的形状代表团圆。

这个叫三鲜

其实,在我家里,孩子多的时候,也经常会出现以下图片的画面,

几个孩子挤在一起,玩游戏。

更多的时候是这样的状态

一家人其乐融融吃棒棒糖晒太阳

小镇的家与乡村老家分割线

在我十岁的时候,我家从农村搬到这个镇上,但是我爸妈都很忙,放了寒暑假,没时间管我们,就把我们派到老家。老家有小伙伴、有山有水、有田有草,所以我对老家的印象其实比现在镇上的家更深刻。也更喜欢老家!

老家的村庄变化也比较大,

修了水泥路、小广场,还有风力发电车。

这个水库没怎么变,还是跟以前一样,

荒凉萧瑟、充满野性。

这里原来是个水波荡漾的池塘,后来被顽皮的我们扬了满池的“毛蜡烛”种子,

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。

小时候,在盛夏的夜晚,这个池塘边会有很多萤火虫,

漂浮闪烁,异常梦幻美丽。

这是我小时候用的“烘笼”,现在的老年人还在用。

烧柴火饭的时候,底层装点火灰装点炭,上面再盖上火灰。

闲聊的时候用来捂手,打麻将的时候用来捂脚。

没热气了,用棍子拨一拨就好了。

乡村的旋耕机,才耕田了返回。

孩子们都很兴奋,追着看。

我一个小外甥,为了看它,跑得太急,还掉进了水沟。

趁着它返回途经门口的时候,舅舅给司机上了一根烟,

就停在这里让孩子们看个够。

乡村搞建设,随处可见的沙堆,成了孩子们的乐园。

成了家长们洗孩子、洗衣服鞋子的负担。

我的小舅舅,很多年前就定居在城里,

近几年不顾家人反对在老家盖了一个房子。

新房还没完全盖好,但是每次回乡我们必会去玩。

至于为什么非要在这偏远的地方盖这个房子?

小舅舅回复说:城市里没有根,总要有个地方落叶归根。

老家的菜园

老家的山路

荒弃的老房子

老家没多少年轻人了,年轻人都在外面买了房子住在了城市里,成了城里人。老房子很多都荒废了,或者推了盖了砖房。这样的老房子也越来越少了。

老房子消失了就不会再重建,就像我们回不去的童年。

但是现在的状况也是孩子们喜爱的童年,有砂石、有泥土、有草木……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沙玩水和爬山,就像遗传在骨子里的秉性一样,天生对山河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热爱。

余秋雨《文化苦旅》中《我的山河》一章讲到:

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,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,还是要看山河大地。说准确一点,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生存许诺。根据这个认知,我终于出逃,逃回山河大地。从此,我的脚步再也不会蹈空凌云,我的文笔再也不会高谈阔论,我的思绪再也不会离开苍原苍生。但是,这并不只是“返乡”,而是把广袤无垠的真实空间当做了自己的家乡。

文化:从书斋文化、官场文化、互捧文化、互斥文化,走向了平静而低调的生态文化。

我的生态文化,也可算之为山河文化。我在山河间找路,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。

我想这一段就是秋雨先生写文的初衷。

他的著作就像老鹰一样鹰击长空,我们需要像这样的“鹰啼”,划破宁静,警醒一下像我一样的浑浑噩噩过日子的芸芸众生,让我们惊惧、让我们敬畏、让我们反思、让我们改变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鹰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