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植”缘生在此“管”中
-大(3)班班本课程-
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蕴藏着数不胜数的教育资源,孩子们不经意的一个小小问号,也许就勾出了一连串神奇的小秘密,探索的缘分就此结下。我们开始了一段“植”缘生在此“管”中的探索之旅。
谁更爱喝水?
(一)对照实验
1.结·水之缘梓涵发现风信子的水位低于原来的水位线标志,用尺子测量后发现:“一开始是8,现在只有6了,被风信子喝掉了。”此时同伴拿着绿萝说:“你看我的水还要少,我只有5了,我的绿萝更爱喝水。”他将两个植物的瓶子靠近:“不对不对,你的瓶子细细的,我的瓶子肚子胖胖的,这样不划算。”梓涵看向老师发出询问:“那怎么知道谁更喜欢喝水呢?”
引发出了第一个问题“谁更爱喝水呢?”
2.比·量之差
(1)统一容器
为了比一比“谁更喜欢喝水?”我们找来了五种植物,并且都用一样的玻璃瓶装,分别由五个小组的小朋友负责照顾。照顾五盆植物的小朋友都表示:“这样就公平了。”
(2)猜想投票
全班小朋友对参赛的五种植物进行了投票,将猜想结果用数字表示出来。
(3)过程登记
小朋友们在观察记录上每天记录着水位的变化,用笔标记出水的位置,用尺子测量出水位的高度,并记录在“登记栏”。
(4)结果展示
经过10天的实验,我们观察到富贵竹最喜欢喝水,它是“喝水大王”。我们用水滴数量标记排名。其次是竹芋、绿萝、风信子。我们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全班小朋友看。
我们发现:
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。
(二)延伸针对性照顾
虽然这些植物都可以水培,但是需水量是不同的。怎样可以更好地照顾水培植物呢?我们发放了调查表,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了一些资料。
·给不同需水量的植物做上标签。
·调整照顾方案,如何照顾需水量大的植物呢?把需水量大的植物移植到一直有水的管子里培育。
植物生病了怎么办?
1.遇·病之难
经过一阶段的照顾,我们发现一些植物的根出现了黑掉、烂掉的情况,我们把它剪掉了。
除烂根
剪烂叶
还有一些植物的根始终没有长出来,请教了种植志愿者奶奶后,我们知道需要“生根水”才能让植物的根更好地长出来,向中二班李老师借来了生根水,倒入水中,期待植物会更好地生长。
生根水
有两棵一样的铁线蕨吸引了我们的注意,其中一棵离水面比较远的铁线蕨长得很有力气,而另一棵全部浸在水里的铁线蕨却皱巴巴的。
小姜
“它好像喝多了。”“可是也不能让他没水喝呀?”
小周
小姜
“老师,怎样让它喝一点水,但不会太饱?”我们一起去仓库找出了买花草时购买的托盘,有了它,就能把植物隔开水面一段距离。
2.调·管之位
孩子们拥有一定的种植经验,对影响植物的生长要素有一定的了解,我们从水和阳光两方面进行优化。
水:通过观看科学视频,知道了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,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,不需要特别多的水才能长得比较好。普通的植物也只需要让水浸没根的2/3就好,不然会容易烂根。有些水草就需要全部都浸没在水里啦。
阳光:水培区所在的走廊中阳光并不十分充足,蕨类植物不爱晒太阳,走廊适合它们。那些生病的植物我们搬到教室南面的窗边,那里有太阳,会不会好起来呢?孩子们有了前面对照实验的经验,提议两边同时进行,看看阳光能不能治好生病的植物呢?
就这样,我们对自然角的植物再次进行了调整,希望你们长得更强壮哦。
植物的哪个部位在喝水?
调整后的一阶段里,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
两盆都是绿萝,瓶子一样,水量一样,可是两盆绿萝喝的水不一样多。
“这盆绿萝更爱喝水,它的根很多,喝水的嘴巴很多。”确实,两盆绿萝在根的数量上是有差别的,一盆根系很多,一盆只有寥寥几根。
植物是通过哪里来“喝水”的呢?请教老师后得到了肯定答案。
“看看这些植物的根,他们长得不一样诶。”我们发现:
同种植物,因为根的数量不同,需水量也不同。
根的嘴巴在哪里?
1.探·根之秘
通过观察植物的根,我们看到,爱喝水的绿萝、富贵竹、竹芋的根都有很多很多分叉;而不爱喝水的风信子的根也很多,但光秃秃的,一点分叉都没有。
为什么风信子不喜欢喝水呢?
“他们两喝的水不一样会不会是因为这些须须头?”“富贵竹的根有很多很多条,所以喝水的地方很多。”那么,这些须须头就是植物喝水的嘴巴吗?
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通过调查表,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了资料。
知道了植物吸水依靠根,特别是里面的“成熟区”是喝水的主力*,我们的猜想迎刃而解了。
2.分·植之类
爸爸妈妈找来的信息告诉我们,植物的根分为“直根系”和“须根系”两种。怎么区分呢?我们讨论整理了两条判断标准:
1.有没有粗粗的根主根
2.有没有须须头分叉
圈出喝水“小嘴巴”验证调整:
知道了怎么分,我们调整了自然角的水培区,尝试将自然角的水培植物进行了分类。
我们将调查表的结果统计,再检查验证我们的分类是否正确。
调查调查结果大统计
延伸了解:
调查表中我们发现了有很多特殊的根,我们整理出来和全班一起认识一下。
我们发现:
根越多,根尖越多,植物喝水的嘴巴就越多,和水接触面积越大,植物喝水越多。
怎样让管子更好看呢?
分类的水培区更整齐更好看了,怎样让楼下光秃秃的大水管更好看呢?
“我们给管子穿条衣服吧,让它像长颈鹿一样漂亮。”
“我们去量一下管子的尺寸,再来定制衣服。”
1.实地测量
带上测量工具,你来量,我来记录。
2.绘制方案
这样两根长长的管子,可以怎样装饰呢?全班小朋友都绘制了方案,介绍自己方案后大家投票选出了最喜欢的方案。
介绍作品投票结果3.实施方案
讨论:
①需要哪些工具?
刷子、颜料包衫胶布②需要哪些步骤呢?
·保护墙面和衣服·贴透明胶·刷颜料
③谁来完成呢?
按照这些步骤,我们分成了三个小组,合作完成。
-向水电工叔叔借材料-
测量设计行动按照计划中的分工,大家有序行动啦!
4.完工善后
颜料还没有干,幼儿园里其他小朋友碰到了弄脏可怎么办?我们设置一个警告标志,走过的小朋友就都知道了。
讲解安装看看我们的成品吧~
思·优之法
缘起于“植”,生根于“管”。孩子们发现的目光就像是手电筒,带领着我们辟得了一条探究种植的蹊径,照亮了探究的方向。基于真实问题的课程故事实践,是一次有趣也有效的体验。我们的几个实验都能从发现—猜想—寻求答案—实践验证,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,环环相扣,不断深入探索了植物和管子之间的奥秘。
回溯我们本次课程故事的实施,来听听孩子们的感受~
老师也想说一说:
我惊喜于孩子们的进步,良好的学习品质、探究的技能掌握,看到孩子们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希望他们能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。
关于本次班本课程对于今后学习探索的启迪,我有以下几点想法:
一日生活: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、和空间,让幼儿尽情地去探索,让思考的小苗苗有充足的生长机会。
合作发展:有了这些合作探索经验,以后可以多采用这个形式,也可以选合适的幼儿担任小组长,在碰撞交流中强化幼儿的合作能力。
表征方式:幼儿的思考和问题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,在这次绘画表征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,可以在班级设置“问题登记站”,鼓励幼儿记录下随时产生的“灵光一现”,以便后期展开探索。
期待不仅“植”缘生在此“管”中,带着这份探索的品质,我们还要去见识万千世界的更多“真面目”!
END图片:大(3)班
撰稿:陆思怡
编辑:周丽云
审核:园长室
扫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