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冯小刚导演的新作《只有芸知道》上映十几天,票房刚过2亿,可以说是票房失利。很多声音在说“冯小刚老矣”“冯氏贺岁档”已经不具有票房号召力了。但其实影片票房的低迷不是导演功力的下降,只是文艺片在市场运作中的表现之一。
《只有芸知道》是一个很典型的文艺片,而文艺片中票房没有大爆的也不是只有这一部。众所周知,文艺片在市场中的票房号召力一直不尽如人意。曾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男女主角的《地久天长》票房不佳,影片《四个春天》《过春天》《阳台上》等排片率低,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》曲折上映,此前更是有《百鸟朝凤》制片人跪求排片的事件,可见文艺片在市场中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状态。
文艺片原本是“文学艺术影片”简称,它强调文学内涵和艺术品位。文艺片的票房转化率通常较低,即使是国际大奖、知名导演和演员加持的情况下,票房号召力也远不及商业片。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。《新京报》曾整理近十年奥斯卡提名以及获奖影片引进中国的票房数据,其中票房过亿和过五亿的影片分别只有七部和一部。
那么,文艺片究竟为什么难以实现票房收入的转化呢?
首先,文艺片因为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与内容深度,受众的认知准入门槛比较高。文艺影片内容与叙述方式往往偏向于沉重、晦涩,需要有一定的赏析和解读能力,曲高和寡在所难免。
其次,这与受众的电影消费习惯有关。随着近代商业片的兴起,人们倾向于选择偏娱乐、追求感官刺激的片子,文艺片在一开始的受众选择上并不占有很大的优势。同样的金钱和时间投入,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大制作、大场面的商业片,因为可以获得更加酣畅淋漓的观感体验。
最后,这与我国的市场结构和配置有关。在部分欧美国家,设有专门的艺术电影院线,还设有专门培养电影人与文艺电影的组织机构,为文艺电影的发展增添了很强的动力。目前我国还没有此类设置,在电影分众发展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。
但是文艺片并非没有出路。首先文艺片的创新在于强化其公共性,丰富其类型题材,拓展类型融合,让人物更加立体、深刻。文艺片应该提升其自身的文学性与艺术性,保持其自身在内容上的天然优势,生产自身“过硬”的精品。其次,现在的宣发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模式,文艺片可以在新媒体的环境下,创新宣发模式,吸引目标受众群体,比如《只有芸知道》的导演和主演就曾开通网络直播售票,当场就增加了15万的售票量。文艺片应该做好受众定位,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手段,学习部分商业元素的运用,比如使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、选取热门题材等。把握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的“度”,让文艺片走出“曲高和寡”的姿态,促进影片到票房之间的顺利转化。文艺与商业看起来是互相矛盾的两方,但其实二者可以实现有机融合,相互促进、相互发展。
此外,还需要*策上的支持,来引导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走向。这需要国家调整影业结构,出台*策、建设艺术专属院线等,扶持文艺影片的发展。
一个健康的电影行业结构,应该是以商业片为主,其他各类电影全面开花的金字塔结构,而当下的中国电影行业结构比较失衡,市场过度依赖商业片。商业片虽然可以在票房上实现较大的利润营收,但是在艺术性与文学性上远不及文艺片。文艺片的标准不能唯票房论,优秀的文艺片往往带有很深的民族性和历史性,它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,加深人们的思想深度,它在思想文化上的国民价值是商业片远不能达到的。文艺片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考验,其中凝结的思想光芒会在时间的流逝后依然熠熠生辉。
或许在当下文艺片尚未能实现较大的利润收益,但是互联网传播的加持、观众审美的多元化发展、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等,都在为文艺片的发展创造条件。《芳华》票房14亿,《少年的你》最终票房达到15亿,可见优秀的文艺作品在票房上的吸引力并不差。文艺片是“动起来”的文学作品,我们要相信文艺片的力量,并且一个社会需要文艺片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