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漫漫历史长河中,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塑造、培育积极正面的人格,其中儒家“君子”的人格,为历代国人接受且推崇。以仁待人、和谐共在是君子必备的素养。
“君子”一词在西周时期已存在,主要用来称呼贵族和执*者。春秋末期,孔子赋予“君子”更加丰富的内涵,升华了“君子”称谓的道德意蕴,适用范围也大为扩展。《论语》反复从多个视角刻画“君子”形象,体现了“君子”所应具备的气质和风貌。学习研究儒家文化,能够获得修身的智慧,也可以由小见大,在孔子与弟子的问答中体会到儒家的治世哲学。刘振东新作《仁与共在》将修身与治世思想提取出来,力图解决时代问题,立意高远。
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是儒家五常,是人作为独立个体在社会中应具备的品格和德行,也是古代君子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。
首当其冲的便是“仁”。“樊迟问仁。子曰:爱人。”在这里,仁是道德范畴,指仁爱、仁*,其内涵有三个层次。
其一是切身性。仁爱要求人与人友爱、互助,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,不为实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。要求人在思想道德方面对自己有所约束,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利益之后,以满足他人的需求和好恶为快乐,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强迫他人去做,初步体现了集体意识。儒家所倡导的仁,不是空中楼阁,而是对每一个鲜活的人切实地做出引导,因地制宜、因材施教,在细微的日常小事中培养良好习惯,提升道德水平。
其二是实践性。行仁才是儒家倡导仁的最终目的。比如仁*要求执*者在治理国家时秉承民贵君轻的治国思想,意识到人民的重要性,对人民有同情心和爱心,切实感受百姓的需要和疾苦,宽厚待民,为人民的幸福和发展谋福利。所谓“得其民斯得天下”,体现的就是儒家的仁*思想。在当代中国,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大仁、大义,是仁的典型实践。执**以人民为中心,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使人民真实感受到自己当家做主。
其三是自觉性。仁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,也不是一次实践就能一劳永逸的。要自觉地念仁、行仁,真正做到内化于心,而非作为一种向他人示好的展示。儒家所倡导的“慎独”就是指人应具备自觉性,在无人监督时,更应规范自己的言行,谨慎行事。这种自觉性还表现为持续不断地践行仁,将仁作为一种人生态度,在生活、工作中不动摇、不懈怠地落到实处,逐步达到仁的境界。
共在意识体现的,就是每个人以仁心规范自己的同时善待他人,认识到周围万事万物及其他人与己共在,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形成一个长久稳定的生存环境。
共在不仅是人与人共在,更是人与自然能够各得其所——人不因自己的发展掠夺自然发展的权利,尊重自然,敬畏生命,不把自己作为征服者和统治者,而是以平等姿态与自然共同生存发展。自然提供给人活动的空间和资源,人回馈自然、保护自然,二者相互作用、相互依存,形成共同体。仁与共在作为儒家经典思想,对于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和世界发展走向都有着弥足珍贵的意义,既指出了人通过修身养性以达仁的境界,又为人类长久生存发展提供共在智慧。
《仁与共在》提出了以仁道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,运用古人智慧解决当下面临的时代问题。即使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的发展背景下,距今已有余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,仍然对解决人类需要思考的世界性问题有所裨益,其价值不仅停留在历史中,更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,是任何外来力量无法撼动的。传统文化中的行事习惯和文化心理也具有超越国界与民族的意义,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。(完)(原标题:仁·共在·命运共同体)(文章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)
作者/钟进文
责任编辑:崔相光